可能有人會問,判斷水體是否被污染只要測量COD含量就可以了嗎?這個其實也沒有什么標準答案,只能說需要根據水質的情況來分析,到底需要監測哪些指標。
其實可以這么理解,COD是用來衡量水污染程度重要指標之一,可以說基本上的水質監測都需要測COD,是一項常規監測項目。但是可能會被人誤解為,COD就是水里有機污染的濃度,只要COD合格達標就覺得該水質沒有什么問題。比如說判斷水體中有毒物質污染情況也不是說靠監測COD就能測出來的。
其實我們可以拿具體情況來進行分析,我們可以先把很多面粉或者白糖倒入水體中,拿水樣去測量,這個時候COD就會顯示超標,但是你并不能清楚的了解到水體中存在有毒污染物的情況。在工程應用中,為了培養活性污泥(就是一大堆細菌及其他微生物),水中的有機物不夠,細菌不夠吃,我們是直接將面粉溶解在水中,主要是靠這些細菌“吃掉”水里面的有機物,使污水得到凈化。
那到底哪些指標是反映水中的毒害污染呢?
其實這個并不是單一的指標就可以反映的,或者說很多指標都可以反映。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中,基本項目可以有銅、鋅、砷、汞、鎘、鉛、鉻(六價)、氟化物、氰化物、揮發酚等,所列這些都是有毒有害的,單獨一個超標,水質都不能算合格。為什么說沒有一個可以反映,因為這不是單一的指標,而是全部指標的集合,哪一個超標都不行。監測項目要根據水體被污染情況、水體功能、廢水中所含污染物質及客觀條件等因素確定。
比如有一次天津爆炸,大量氰化物泄漏,如果你放著氰化物不去監測,而是避重就輕去監測幾個COD、pH、溶解氧、總磷、動植物油,然后發現都沒問題,就說水質達標,你這就是擺明的糊弄人。
杭州慕迪生產的一款WTox-8000生物毒性在線分析儀是用來檢測水體中毒性物質用,采用ISO 11348 的方法,以發光細菌(費希爾弧菌)和樣品反應時發光強度變化來快速準確地測試出樣品的毒性,毒譜范圍含蓋多于五千種潛在的毒性物質。廣泛用于飲用水水源安全、應急評估及多種污染物毒性測定,毒性測試技術是一種基于生物傳感技術的毒性檢測系統,它提供一種有效應對供水污染(無論是故意破壞還是事故造成的)的檢測手段。由于急性毒性測試可以在5~30分鐘內完成,因而能保證對水質變化進行快速反應。
- 2023-05-18什么是污水處理站的工藝及流程
- 2023-05-18有關“鉈”的一些資料調研分析說明
- 2023-05-18水質監測能給農業生產帶來什么好處?
- 2023-05-18在污水處理工藝過程中水質監測很重要!
- 2023-05-18來自制藥廢水處理的解決方案!
- 2023-05-18工業廢水監測項目及水樣采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