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生物毒性在線監測的發光細菌技術
日期:2019-07-09 瀏覽:0
上章在介紹水質生物毒性在線分析儀研究開發內容的同時簡單的提到了幾個技術關鍵。那么本章會針對技術的具體細節進行講解。
發光細菌的培養、復蘇、穩定發光技術:
發光細菌是一種特殊的細菌,在正常的生理條件下能夠發射可見熒光,熒光波長在450~490nm之間,在黑暗處肉眼可見,發光的強弱程度與該細菌的存活量有關。當水質受到污染時,發光細菌就會死亡,發光量就減弱,污染越嚴重,發光細菌死亡量越多,發光量就越弱,正是利用發光菌的這一獨特生理特性,可以判斷出水質的綜合毒性。

發光細菌分類:
不同種類發光細菌的發光機理相似:正常生理狀況下細胞利用還原型黃素單核苷酸(FMNH2)、長鏈脂肪醛(RCHO)為底物,在氧與細菌熒光素酶的參與下,可發出波長為420~670nm的可見光,其波峰在475~480nm左右。其酶促反應如下:

相關文章
- 2019-07-09地下水水污染原因及監測問題
- 2019-07-09生物毒性監測儀安裝環境要求
- 2019-07-09簡單了解氨氮廢水的處理問題
- 2019-07-09做好水質檢測工作的意義是什么?
- 2019-07-09關于總砷在線監測儀的顯著特點
- 2019-07-09全自動運行水質監測儀需要人工維護嗎?